文訊 [第413期]:課堂以外, 人生之中

點閱:24

作者:文訊雜誌社編著

出版年:2020.03

出版社:文訊雜誌社

出版地:臺北市

格式:PDF,JPG

附註:月刊

本期內容簡介
 
編輯室報告
 
明天會更好
 
2018年《文訊》一場對談活動「老師的老師」,溫馨動人。一直縈繞這種難得、難忘的心靈感受,本期再以專題「老師的老師」深耕拓展。邀請劉鳳學、劉國松、廖瓊枝、林福地、王文興、曾昭旭、吳晟、李豐楙、李有成、阮義忠、郭小莊、魏海敏、周芬伶、阮慶岳、石曉楓、阿盛,都是各自在文學、舞蹈、美術、戲曲、電影、攝影、建築領域中從事教學、研究、實務的專家來執筆。
 
劉鳳學高齡九五,回憶15歲念女校時的國文老師李冠林,「每次授課最後15分鐘,教室的舞台屬於我們。她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讓我們輪流發揮……」。儘管劉鳳學日後學業更上層樓,指導教授不乏世界級大師,但「至今,每當我徘徊在人生價值觀取捨的平衡點時,首先湧上心頭的,是李老師……她一如往昔,仍舊樂於牽著15歲少女快步向前。不,是95歲的舞蹈老兵,緩緩而行。」
 
劉國松感念朱德群老師,在他混沌年少時對他如暮鼓晨鐘般的警示。見他回頭努力,一只充滿愛與鼓勵的油畫箱,更令劉國松淚流滿面;廖繼春老師收留他住在「雲和畫室」,免於流落街頭,協助他和幾位參展落選的同學自己辦展,「五月畫會」於焉成立。
 
廖瓊枝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,藝生計畫第四年,張孟逸演出《三娘教子》。謝幕後,瓊枝老師的小兒子團長廖文庭,特地到後台:「孟逸,謝謝妳把媽媽的藝術傳承下來。」剛在前台哭過的孟逸,在後台又哭了一回。2018年記者會中,廖瓊枝將戲服、頭飾珠花、繡花鞋等代表旦角的物件,親手交給張孟逸,孟逸也以傳統儀式扛起擔頭,擔起團長責任。
 
曾昭旭感念被張啟鈞、李漁叔、許世瑛、唐君毅幾位老師的「看見」及「看重」。他認為「讀書是每個人自己的事,重要的是生命的動力被一位好老師適時地啟發出來。這幾位老師各自領域不同,但共同的都有一份人道情懷,皆不愧為人師」。如今他亦側身杏壇,無非秉此同樣的精神與學生相處,啟後承先。
 
李有成歷歷在目初探學術領域時,如何受到朱炎老師的指引,為他開啟一扇窗。仰慕老師學術著作的特色――文字力求精確,筆下深帶感情,不僅探索老師論述的終極關懷,更理解老師作品中顯現「常懷千歲憂」的淑世情感。「老師當年的教誨至今仍如枝葉葳蕤,蒼蒼鬱鬱,庇蔭我日暮之年」,令人動容。
 
阮義忠所寫的法國攝影師尚.杜傑德,雖然遠隔萬里,但「在杜傑德眼裡,任何小人物、小東西都自有尊嚴以及存在的理由」「他對生命的愛、對藝術的執著、對使命的承擔都影響了我」,他是讓阮義忠「甘願叫老師的人」。
 
而趙滋蕃老師,更是影響了周芬伶的人生方向。看到老師對寫作的真切,讓她無二心以寫作為志業;上了老師十年的課,最終走上教學、研究的路。如果沒有遇見老師,「我可能不會懂得無私忘我的愛,尤其對學生」。
 
已是一代名旦,魏海敏說她沒有資格收徒弟,只願意忠實傳承梅派精神。她永遠記得初次在台下觀看梅葆玖唱戲的激動。拜師後,她堅定承襲梅葆玖親傳的梅蘭芳技藝,期待抵達梅蘭芳藝術生命的境界。
 
師生之間不必然都有緊密互動。阮慶岳說他和王秋華老師,「那不是一種可計算的學習過程,更是一種老師可以有如山林的狀態,你只能進入去體會與感知,並在無覺間形塑出不一樣的自我」。這樣的雲淡風輕,阿盛老師之於石曉楓,應該也是如此,有一種聚散隨緣的灑脫,卻不離人師經師傳道授業的天職。
 
夜深待收文尾,手機中好友轉來的《明天會更好》,卅餘年後依然傳唱。自己當年喜愛而日後無愧翹楚的眾多歌手,歌聲嘹亮,笑靨燦然,不知怎的我竟不停泛淚。或許此曲此情深契我心又若合文意,就代我汩汩傾訴千言萬語吧!
 
 
本期重點:
|本期專題|課堂之外,生活之中──老師的老師
|資深作家|與人類學的相遇專訪胡台麗
|文壇新秀|意念之至即文字之至──我所認識的謝子凡
|懷念作家|兒童文學風向儀:傅林統
|全球華文文學通訊|日本、新加坡、泰國、歐洲
|島嶼串流|澎湖、高雄、屏東、台東、花蓮

雜誌簡介
 
《文訊》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,發行逾30餘年。2003年5月3日,《文訊》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,持續發展迄今,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、研究、傳播、發揚台灣文學。
 
基金會所發行之《文訊》雜誌,為關心新書資訊、出版動態、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,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、整理及研究,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,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;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、學者,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。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,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,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,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。

  • 編輯室報告
同書類書籍